时间: 2025-04-26 19: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4:02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疼痛、头痛、疲劳等。流感病毒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变异最为频繁,可能导致大流行。
“流感”一词源自意大利语“influenza”,意为“影响”,因为在中世纪,人们认为疾病是外界因素“影响”身体的结果。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
流感在历史上曾多次引发全球大流行,如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了数千万人死亡。这些**深刻影响了公共卫生政策和疫苗研发。
提到流感,人们可能会联想到冬季的寒冷、疾病的痛苦和隔离的孤独。它也可能引发对公共卫生系统的担忧和对疫苗的信任问题。
个人经历中,流感可能是一次难忘的病痛体验,也可能是一次对健康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例如,某次流感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生活的价值。
在诗歌中,流感可以被比喻为无情的风暴,席卷而过,留下疲惫和恢复的希望:
冬风携流感,肆虐无情人间, 热浪袭身躯,痛楚难言。 疫苗如盾,守护脆弱心田, 春回大地,生机再现。
流感可能让人联想到医院白色的墙壁、咳嗽声和消毒水的气味。视觉上,可能是人们在公共场所戴着口罩的景象。
在不同语言中,“流感”的表达各异,但其基本含义和引起的恐慌是相似的。例如,英语中的“influenza”和法语中的“grippe”都指代同一种疾病。
流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医学上的一个疾病,也反映了人类与疾病斗争的历史和文化。在语言学*中,理解流感及其相关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健康、疾病和社会的关系。
1.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2.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
4.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5. 【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