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8:23:33
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发生在鼻腔、咽部和喉部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这类感染包括普通感冒、咽炎、喉炎和鼻窦炎等。
“上呼吸道感染”这一术语源自医学领域,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逐渐进入公众语言。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上呼吸道感染可能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感冒可能被视为身体虚弱的表现,而在现代社会,它更多被视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提到上呼吸道感染,可能会联想到不适、疲惫和需要休息的感觉。它也可能引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可能有过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请假休息的经历,这种体验加深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冬日的寒风,悄悄侵袭,上呼吸道感染,无声的敌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医生诊所的白色墙壁和医疗器械;听觉上,可能是咳嗽声和擤鼻涕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德语中的“Oberatmungstraktinfekti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同一类疾病。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一个医学术语,不仅在专业领域有着精确的定义和应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相关的健康问题。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呼】
(形声。从口,乎声。本义:吐气,与“吸”相对)。
同本义 。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与“吸”相对。
【引证】
《说文》(外息,指呼气)-呼,外息也。 、 《书·大传》-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
【组词】
呼哈、 呼噏、 呼息、 呼翕
3.
【吸】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 《庄子·逍遥游》-不食五谷,吸风引露。
【组词】
吸呼、 吸留、 吸风、 吸新吐故
4.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
5.
【感】
假借为“撼”。摇动。
【引证】
枚乘《七发》-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
【组词】
感突、 无感、 感帨、 感移、 感动
假借为“憾”。怨恨。
【引证】
《左传·昭公十一年》。注:“楚常恨其不服顺。”-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感。 、 《汉书·张安世传》-何感而上书归卫将军富平侯印?
【组词】
释感、 怀感、 感恨、 感恚
6.
【染】
(形声。从水,杂声。一说从木、从水、从九。会意。古染料多来源于植物,故从木;染料须加工成液体,故从水;染须反复进行,故从九。本义:使布帛等物着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染,以缯为色也。 、 《周礼·序官》。注:“兰ň象斗之属,掌染草,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掌染草。
【组词】
染博士、 染服、 染户、 染茜、 染采、 染事、 染网、 一股暖流染红了她的两颊;染指甲;染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