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8: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8:45:28
“付诸洪乔”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洪乔之误,不可追也。”原意是指洪乔(人名)的错误,后来比喻不可挽回的错误或无法补救的过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者指某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导致后果无法弥补。
在文学作品中,“付诸洪乔”常用于描述悲剧性的结局或无法挽回的错误,增强故事的悲剧色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的讨论或写作中,它可以用来强调错误的严重性和后果的不可逆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商业谈判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一旦做出的决定或签署的合同,其后果是无法撤销的。
同义词:
反义词:
“付诸洪乔”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洪乔在这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泛化,用来比喻任何不可挽回的错误或过失。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不高,但在特定的语境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付诸洪乔”这个成语则强调了错误的不可逆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提醒人们在做出重要决策时要谨慎,因为一旦犯下错误,后果可能是无法挽回的。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沉重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悲剧和失败。它提醒人们在行动前要三思,因为一旦错误发生,可能就没有回头路。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那些因为一时冲动或疏忽而导致的无法挽回的错误,比如重要的关系破裂或职业上的重大失误。
在诗歌中,可以将“付诸洪乔”用于描述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如:
爱如流水,一去不返,
付诸洪乔,心碎无言。
在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幅描绘悲剧场景的画作,如破碎的心或断裂的桥梁。在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悲伤的音乐,如小提琴的哀伤旋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st the point of no return”,意指已经过了无法回头的点。这个表达在英语文化中也有类似的悲剧和不可逆性的含义。
“付诸洪乔”这个成语在强调错误的不可逆性和后果的严重性方面非常有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通过深入学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它来增强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既至石头,悉掷水中,因祝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邮。’
晋朝豫章太守殷羡,字洪乔,在离任时,很多人委托他捎带书信回家乡,因那时还没有邮局,只有托人捎带。他很客气地接受了100多封信,可到了石头渚就将信全部扔进河水里。当人们收不到信总联想到信是托洪乔捎带的
现代社会寄信再不会~了。
1.
【付】
(会意。从人,从寸。从“寸”,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意思是:以手持物交付给别人。本义:给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付,与也。 、 《广雅》-付,予也。 、 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组词】
付法、 付任、 付治、 付推、 付度、 付命
2.
【诸】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诸,辩也。 、 《尔雅》-诸诸便便,辩也。 、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
【组词】
诸问
众;各。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诸郡县苦秦吏。 、 《三国志·诸葛亮传》-西和诸戎。 、 《资治通鉴·唐纪》-诸道桥梁。
3.
【洪】
(形声。从水,共声。本义:大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洪,洚水也。 、 《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 《诗·商颂·长发》-洪水芒芒。 、 《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
【组词】
山洪;防洪;蓄洪;分洪;洪河、 洪峰
4.
【乔】
(会意。从夭,从高省,高亦声。夭,象人(大)行走的样子。本义:高)。
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
【引证】
《说文》-乔,高而曲也。 、 《书·禹贡》-厥木惟乔。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郑风·汉广》-南有乔木。
【组词】
乔木世家、 乔松、 乔柯、 乔峰、 乔乔、 乔竦、 乔干、 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