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5:42
玉碎香销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美玉破碎,香气消散。基本含义是指美好的事物被破坏或消失,常用来形容女性的死亡或美好事物的毁灭,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
在文学作品中,玉碎香销 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不幸去世,如在古典诗词或小说中描述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学性的写作中,它能够传达深刻的情感和意境。
同义词:香消玉殒、红颜*命、命途多舛 反义词:长命百岁、福寿双全、安然无恙
玉碎香销 的词源较为古典,源自**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和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在描述悲剧性的死亡或美好事物的毁灭上。
在文化中,玉和香都是象征美好和高贵的物品,因此玉碎香销 这个成语在描述悲剧时,更加强调了美好事物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高度珍视和对悲剧的深刻感受。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哀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美丽的事物被无情地摧毁,引发对生命脆弱性和命运无常的深思。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悲剧性**或文学作品时,它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不解玉碎香销,只把花落满地愁。”
结合古典音乐和古代画,可以更好地传达玉碎香销** 的意境,如使用古筝的哀婉旋律和描绘落花的画面。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rose withered”(一朵玫瑰凋谢了),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美好事物逝去的悲伤。
玉碎香销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的成语,它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悲剧的深刻理解。在学*语言和文学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文化素养。
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碎】
(形声。从石,卒声。“石”是汉字部首之一,从“石”的字与石头有关。本义:破碎)。
同本义。
【引证】
《广韵》-碎,细破也。 、 《庄子·人间世》-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 、 《荀子·法行》-毂已破碎。 、 《列子·黄帝?-不敢以全物予之,为其碎之之怒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组词】
碎首、 碎折、 碎扯百裂、 碎身粉骨
3.
【香】
(会意字。据小篆,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香甜美好。本义:五谷的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按,谷与酒臭曰香。”-香,芳也。春秋传曰:“香稷馨香。” 、 《左传·僖公五年》-黍稷靡馨。 、 《诗·大雅·生民》-卬盛于豆,于豆于盛,其香始升。
4.
【销】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销,铄金也。 、 《淮南子·泛论》-销车以斗七命。 、 《史记·秦始皇本纪》-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 、 汉·贾谊《过秦论》-销锋镐。 、 《三国志·魏志》-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 、 《论衡·谈天》-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组词】
销冶、 销炼、 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