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0:24
“下乔入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高大的乔木下到幽深的地方。基本含义是指从光明、显赫的环境转入隐秘、幽暗的环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人的行为或处境由高调、显眼转向低调、隐秘。
“下乔入幽”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下乔木而入于幽谷”,后来简化为“下乔入幽”。这个成语在历史上主要用来描述人的行为或处境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
在**传统文化中,“下乔入幽”常常与道家的隐逸思想相联系,强调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人们在高压工作环境后寻求放松和自我修复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从喧嚣到宁静,从显赫到平凡的转变感。它让人联想到自然、宁静和内心的平和,同时也带有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或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前辈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了下乔入幽,他告诉我,他需要时间去思考和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乔入幽,寻一片静谧之地,心灵得以洗涤,岁月静好。”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从繁忙的都市走向幽静的山林,背景音乐是轻柔的自然声音,如鸟鸣和溪流声,这样的联想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treat into solitude”或“go into hid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从喧嚣到宁静的转变。
“下乔入幽”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或处境的转变,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心宁静和自我反思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舍高就卑,曰~。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乔】
(会意。从夭,从高省,高亦声。夭,象人(大)行走的样子。本义:高)。
高耸。多用以形容树木。
【引证】
《说文》-乔,高而曲也。 、 《书·禹贡》-厥木惟乔。 、 《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 、 《诗·郑风·汉广》-南有乔木。
【组词】
乔木世家、 乔松、 乔柯、 乔峰、 乔乔、 乔竦、 乔干、 乔树
3.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4.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