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5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56:39
“三老四严”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石油工业。其中,“三老”指的是老工人、老干部、老专家,强调经验和传统的价值;“四严”指的是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强调高标准和严苛的管理。
“三老四严”最初是在19*0年代**石油工业中提出的,用以强调传统工人的价值和严格的工作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其他行业和领域采用,成为强调高标准和传统价值的通用表达。
在**,这个成语体现了对经验和传统的尊重,以及对工作质量的严格要求。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工人和专家的重视,以及对工作纪律和质量的强调。
这个成语给人以严肃、认真和可靠的印象。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老一辈工人和专家的形象,以及他们对工作的执着和敬业。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家制造业公司工作,那里非常强调“三老四严”的精神。这种文化确保了产品质量,也培养了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在诗歌中,可以将“三老四严”融入描述传统工艺的诗句中,如: “三老手中传技艺,四严心下铸精品。”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老工人在车间认真工作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机器运转的声音和工人的指令声,共同构成一种严谨的工作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传统与严格”可能在不同语言中有所体现。
“三老四严”这个成语在*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和经验的尊重,也强调了高标准和严格的工作态度。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化的精髓。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
3.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4.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