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1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17:59
方块字: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汉字,因为汉字在书写时呈现出方块形状。汉字是中文的书写系统,每个字通常占据一个方块空间,因此得名“方块字”。
方块字一词并没有特定的词源故事,它是对汉字形状的直观描述。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多个阶段,最终形成了现代的方块字形态。
方块字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艺术的表现形式。汉字的美学和哲学内涵在社会中被广泛认可和尊重。
方块字给我带来的是一种深厚的文化自豪感和对传统艺术的敬仰。它让我联想到书法家的笔触和汉字的结构美。
在我的生活中,方块字是学*和工作的基础。我经常使用汉字来写作和交流,它是我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方块字:
墨香飘逸纸间行,
方块字里藏乾坤。
一笔一划皆故事,
传承千年文化根。
方块字让我联想到书法作品的视觉美,以及书写时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方块字”的词汇,但可以用“Chinese characters”来描述。不同文化对文字的认知和使用有着显著差异。
方块字不仅是汉字的别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让我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书写系统。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块】
(形声。从土,鬼声。字本作“凷”,是个会意字,表示土块装在筐器之中。后来写作“塊”,变成了形声字,现在简化为“块”。本义:土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张舜徽注:“凵象盛土之器,而土在其中也。”-凷,墣也。从土,一屈象形。 、 《一切经音义》引《说文》-凷,坚土也。 、 《仪礼·丧服传》。释文:“土也。”-寝苫枕块。 、 《庄子·齐物论》-大块噫气。 、 《文选 ·张华诗》。注:“谓地也。”-大块禀群生。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石块丛起则历。
【组词】
块阜、 块苏、 块山
3.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