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18:25
“三考”这个词汇在中文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广泛认可的基本定义。它不是一个常用的成语或术语,因此在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上可能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解释。
由于“三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某些特定的教育或考试环境中,“三考”可能指的是三次考试或考核。例如,在某些学校或教育机构,学生可能需要通过三次考试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由于“三考”不是一个传统或常用的词汇,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近年来在特定领域或社群中形成的词汇。
在教育文化中,多次考试或考核是一种常见的评估方式,因此“三考”可能在强调严格和多重检验的环境中被使用。
对于经历过多次考试的人来说,“三考”可能带来一种压力和挑战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努力、坚持和最终的成功。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学校或工作中遇到过需要通过多次考核的情况,这种经历可能会让人对“三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三考”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人生中的多次挑战和考验,每一次都是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在视觉上,“三考”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系列的考试场景,如考场、试卷和紧张的考生。在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起考试时的钟声或监考老师的指令声。
由于“三考”不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
“三考”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的教育和评估环境中可能被使用。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相关的讨论和活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对特定领域词汇的掌握是提高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考】
(形声。从老省,丂(kǎo)声。按甲骨文、金文均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与老同义。本义:老,年纪大)同本义。
【引证】
《说文》-考,老也。 、 《新唐书》-富贵寿考。
【组词】
考寿、 考终、 考终年
去世的父亲。
【引证】
《尔雅》-父为考。 、 《苍颉篇》-考妣延年。 、 《易·蛊》-有子考无咎。 、 《书·酒诰》-奔走事厥考厥长。 、 《礼记·曲礼》-生曰父,死曰考。 、 《礼记·祭法》-考庙、王考庙、皇考庙、显考庙、祖考庙。 、 《书·洪范》。按,考者,有子孙为后之称。-五曰考终命。 、 《楚辞·离骚》-朕皇考曰伯庸。
【组词】
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