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33: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33:01
殿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在队伍的最后面”,通常用来形容在行进或排列中处于最后的位置。在军事或组织行动中,殿后意味着负责断后,确保整个队伍的安全。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殿后可能用来形容人物在队伍中的位置,或者比喻性地表示某人在某种情况下的最后立场或态度。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殿后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在排队、行进或活动中的位置。 专业领域:在军事、体育等领域,殿后有特定的战术和策略含义。
同义词:断后、压阵、垫底 反义词:领头、先锋、打头
词源:殿后一词源于古代军事用语,原指在行军中负责断后的部队。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殿后的使用范围扩大,不仅限于军事,也用于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
在某些文化中,殿后可能被视为一种责任和荣誉,表示对团队或组织的忠诚和保护。
情感反应:殿后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保护和坚持。 联想:在团队活动中,殿后的人往往给人以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印象。
在学生时代,我曾参加过一次徒步旅行,我被选为殿后,负责确保没有人掉队,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责任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殿后比喻为生活中的坚持者:
在人生的长路上,
我选择殿后,
不为领先,只为守护,
每一步,都是对前行的承诺。
视觉联想:想象一支军队在行进中,最后一名士兵坚定地守护着队伍的后方。 听觉联想:战鼓声中,殿后的士兵沉稳的脚步声,传递着坚定和力量。
在英语中,“tail-end”或“rear”可以对应“殿后”的概念,但它们的使用范围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殿后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位置,还蕴含了责任、保护和坚持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殿后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引证】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战国策·魏策》-苍鹰搏击于殿上。 、 杜牧《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聊斋志异》-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 、 《汉书·黄霸传》-有举孝子者先上殿。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组词】
宫殿、 殿陛、 殿直、 殿使、 殿脚人、 殿兵
2.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