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0:06
“万世之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极其遥远的未来,通常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性。这个词汇蕴含了一种超越现世、展望未来的深远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万世之后”常用于表达对历史、文化或某种理念的持久性和影响力的赞美。例如,在描述一座古建筑或文化遗产时,可能会说它将“万世之后”依然屹立不倒。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庄重的场合,它能够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情感和思考。
同义词“千秋万代”和“永世长存”都强调了时间的持久性和永恒性,但“万世之后”更侧重于未来的不可知和深远。反义词则强调了短暂和易逝的特性。
“万世之后”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汉语,反映了古人对时间长河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无限遐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表达深远时间概念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万世之后”常与儒家思想中的“永续”和“传承”概念相联系。它体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未来世代的期望和责任。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憧憬。它让我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未来的无限可能,激发了我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讲座中听到“万世之后”这个词,它让我对历史的连续性和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词汇在我的写作和表达中,也常常用来强调某种理念或事物的持久影响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万世之后的晨曦中,
古老的石碑依旧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时间的河流,
带不走那些被铭记的灵魂。
结合图片,我可能会想到一座古老的城堡或遗迹,静静地矗立在时间的河流中。在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它们跨越了几个世纪,依然感动着现代的听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 all eternity”或“through the age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感。不同文化中,对时间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但都体现了人类对时间长河的共同感悟。
通过对“万世之后”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深远时间和未来概念中的重要性。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和深刻地运用这个词汇。
陛下遇我厚,吾能忍之;万世之后,吾宁能北面臣事竖子乎!
近年废弛,恐~,一代成功无从稽考,请复旧制。
1. 【万】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