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0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2:02:36
浮岚暖翠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综合起来,浮岚暖翠 描述的是山间轻盈飘浮的雾气与温暖翠绿的景色相结合的自然美景。
在文学作品中,浮岚暖翠 常用来描绘山水画中的意境,如诗句“浮岚暖翠间,山色有无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自然风光或绘画作品时,可以用来增添文雅和诗意。
浮岚暖翠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山水诗和画作,特别是在宋代文人画中常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广泛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用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在文化中,山水被视为精神的寄托和审美的对象。浮岚暖翠 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也反映了人对和谐、宁静生活的追求。
这个词汇给人以宁静、和谐和温馨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山谷、春日的绿意,以及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
在个人经历中,浮岚暖翠 可能用于描述一次山间的徒步旅行,或是家中摆放的一幅山水画,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梦回浮岚暖翠间,一缕清风拂面来。”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水画,山间雾气缭绕,绿树成荫,给人以视觉上的宁静和美感。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山间的鸟鸣和溪流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意境可以通过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如英语中的“floating mist and warm green hues”。
浮岚暖翠 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添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欲令浮岚暖翠千万状,坐卧常对乎轩窗。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岚】
(形声。从山,葻(lǎn)声。本义:山林中的雾气) 同本义。
【引证】
白居易《新栽竹》-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
【组词】
岚气、 岚光、 岚峰、 岚雾、 岚霭
3.
【暖】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煗、作暖。-煖,温也。 、 《国语·鲁语上》-海多大风,冬煗。 、 《汉书·系传上》-孔席不煗。 、 《礼记·王制》-七十非帛不煖。 、 《韩非子·有度》-清暖寒热,不得不救。 、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莺争暖树。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不暖。 、 唐·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 、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水暖鸭先知。
【组词】
暖谷、 暖阳阳、 暖景、 暖丝、 暖煦、 暖意、 暖炉、 暖霁
使温暖。
【引证】
李直夫《虎头牌》-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
【组词】
暖心话、 暖耳、 暖酒、 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4.
【翠】
(形声。从羽,卒声。本义:翠鸟)。
鸟名,翠鸟。又专指雌性的翠鸟。
【组词】
翠以羽自残、 翠毛、 翠羽、 翠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