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2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22:48
蝉:知了。螳螂捉蝉,不知潜在危险。比喻目光短浅。
春秋时期,吴王寿梦要攻打楚国,并禁止大臣提反对意见,有一个大臣的儿子听说后,带上弹弓到王宫花园去打鸟。吴王问他干什么,他说在看螳螂捕树上的蝉,而黄雀在后面等着吃螳螂。吴王觉得自己的处境同螳螂差不多,就只好取消计划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小狗子哪知道‘~,黄雀在后’,听得声音,转脸来看。”
1.
【螳】
螳螂的简称。
【引证】
《说文新附》-螳,螳螂也。 、 《玉篇》-螳螂,有斧虫。 、 《庄子·天地》-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 、 《庄子·山木》-睹-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
【组词】
螳斧、 螳螂之卫、 螳臂、 螳轮、 螳臂拒辙,螳臂当辙,螳臂扼辙
2.
【螂】
(形声。从虫,郎声。本义:螳螂:虫名) 同本义。有螳螂、蜣螂、蟑螂、蚂螂
【组词】
螂蜩、 螂蚁
3.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
4.
【蝉】
(形声。从虫,单声。本义:一种昆虫。也称“知了”)。
同本义。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蝉科,蝉属。
【引证】
《说文》。按,尔雅谓之蜩,今苏俗谓之知了。-蝉,以旁鸣者。 、 《礼记·夏小正》-寒蝉鸣。 、 宋·辛弃疾《西江月》-清风半夜鸣蝉。
【组词】
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