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6: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6:02:11
浮想: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浮现的思绪”或“飘忽不定的想法”。它通常用来描述脑海中突然涌现的、不受控制的思绪或想象。
“浮想”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源自古代文人对内心世界的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丰富,成为描述思维活动的常用词汇。
在**文化中,“浮想”常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浮想”这个词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自由、创造力和无限的可能性。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独处时让思绪自由浮想,这有助于我放松心情,激发创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浮想”:
月光下,我浮想连篇,
星辰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梦与现实交织,
在浮想的海洋中,我自由翱翔。
在英语中,“浮想”可以对应为“daydream”或“reverie”,它们在表达上略有不同,但都指向一种自由飘忽的思绪状态。
“浮想”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想象力的词汇,它不仅描绘了思维的流动性和多样性,也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情感世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浮想”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1.
【浮】
(形声。从水,孚(fú)声。本义:漂流,漂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浮,氾也。 、 《诗·小雅·菁菁者莪》-载沉载浮。 、 《广雅》-浮,漂也。浮游也。 、 《论语·公冶长》-乘桴浮于海。 、 《书·禹贡》-浮于济漯。 、 《楚辞·哀郢》-过夏首而西浮兮。 、 《文选·桦·海赋》-浮天无岸。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2.
【想】
(形声。心形相声。本义:想念;怀念;羡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想,冀思也。 、 杜甫《客居》-览物想故国。 、 苏轼《念奴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组词】
想似、 想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