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9:29
“太平天子”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和平时期的君主”,其中“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没有战乱的状态,“天子”则是古代对的尊称。因此,“太平天子”通常指的是在和平时期统治国家的**,强调其治下的国家安定和谐。
在文学作品中,“太平天子”常用来形容一个的治国能力,特别是在其统治时期国家没有大的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政治评论中,它可能会被提及,用以评价某个历史时期的。
“太平天子”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理想君主的描述,强调在和平时期能够维持国家稳定和人民安定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有所体现。
在**传统文化中,“太平天子”代表了人民对和平与稳定的向往,以及对君主德行的期待。在社会动荡或战乱时期,人们更加渴望有一位能够带来和平的“太平天子”。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面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和平、稳定和繁荣。它激发人们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贤明君主的尊敬。
在历史学*中,我曾研究过几位被称为“太平天子”的**,他们的治国策略和对民生的关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愿天降太平天子,抚我山河,安我民心。”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四周是和平繁荣的景象,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场景可以配以庄重和谐的音乐,增强“太平天子”的意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和平之王”或“贤明的统治者”,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和平与贤明统治的向往。
“太平天子”这个词汇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是对理想君主的期待。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承载了人们对和平与稳定的深切愿望。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能够在现代语境中传达对理想领导者的期待。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