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21
“朽株”一词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已经腐朽的树桩或枯死的树木。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已经失去生命力、无法再生长或恢复原状的植物部分。
在文学中,“朽株”常用来比喻衰老、衰败或失去活力的事物。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描述自然景观或历史遗迹时,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林业或园艺学中,“朽株”可能指需要移除的腐朽树木,以防止疾病传播或维护生态平衡。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朽株”更强调的是已经完全腐朽的状态,而“枯木”和“腐木”可能还保留有一定的形态。反义词则代表了生命力和新鲜感。
“朽株”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朽”(腐朽)和“株”(树桩)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株”也常指树木,因此“朽株”直接表达了腐朽的树木或树桩的意思。在语言演变中,这个词的含义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朽株”常被用来象征衰败和没落,如在诗词中用来比喻国家的衰败或个人的老去。在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讨论相关,尤其是在讨论如何处理自然灾害后的腐朽树木时。
“朽株”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哀伤和感慨,因为它代表了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联想可能包括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循环的思考,以及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徒步旅行中看到一片被山火摧毁的森林,其中有许多朽株,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脆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朽株”:
在岁月的长河中,
朽株静静躺卧,
见证了春华秋实,
也承受了风霜雨雪。
视觉上,“朽株”可能让人联想到枯黄的树皮、断裂的树枝和空洞的树心。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朽株时发出的沙沙声,或是鸟儿在朽株上筑巢的鸣叫声。
在英语中,“朽株”可以对应为“rotten stump”或“decayed tree”,但在文学和象征意义上,可能没有中文中那么丰富的内涵。
通过对“朽株”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应用。这个词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株】
(形声。从木,朱声。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语转曰桩。-株,木根也。 、 《史记·平准书》。集解:“根蒂也。”-命曰株送徒。 、 《列子·黄帝》。释文:“枯树本也。”-若厥株驹。 、 《韩非子·五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