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9:50
朽材:字面意思指的是腐朽的木材,比喻无用或无能的人。在汉语中,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那些才能低下、无所作为或者已经失去原有价值的人。
“朽材”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朽”指腐烂,“材”指木材或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比喻无用的人。
在**传统文化中,木材常被视为有生命力的物质,因此“朽材”不仅指物质上的腐朽,也隐喻人的精神或才能的衰退。
“朽材”这个词给人带来负面情感,如失望、轻视和无奈。它可能让人联想到被遗弃或忽视的物体或人。
在职场中,我曾听到同事用“朽材”来形容一个总是犯同样错误且不愿改进的员工,这反映了团队中对个人成长和改进的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刀,雕琢世间万物,唯朽材依旧,静待春风。”
想象一块腐朽的木头,可能伴随着潮湿和霉变的气味,以及腐烂木材特有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wood”,指无用的部分,既可以指实际的枯木,也可以比喻无用的人。
“朽材”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更是评价和判断人的一种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材】
(形声。从木,才声。本义:木材,木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材,木梃也。 、 《周礼·太宰》-五曰材贡。 、 《国语·晋语》。注:“横木也。”-驾而乘材。 、 《论语》。郑注:“无所取于桴材。”-无所取材。 、 《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 《楚辞·九章·怀沙》-材朴委积兮。 、 宋·沈括《梦溪笔谈》-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
【组词】
木材;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