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25
尸位(shī wèi)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占据着职位而不做事。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占据了一个职位或地位,但没有履行相应的职责或发挥应有的作用,通常带有贬义。
尸位这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可以表达对某人不负责任或不作为的批评。
尸位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尸位素餐”,原意是指占据职位而不做事,只享受俸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使用范围更广,不仅仅局限于官员或政治领域。
在**传统文化中,尸位这个词汇反映了社会对官员和领导者应有职责的期望。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也被用来批评任何领域中的不作为现象。
尸位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懒惰、不负责任和无效能。它提醒人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和职责负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尸位现象,比如在工作中遇到不作为的同事或领导,这时可以使用尸位这个词汇来表达不满和批评。
在诗歌中,尸位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占据高位却不作为的人:
高居庙堂尸位久,
百姓疾苦视若无。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尸位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空荡荡的办公室,桌子上堆满了文件,但没有人来处理。这种场景可能伴随着一种沉闷或压抑的背景音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eadwood”或“parasite”,用来形容那些占据职位但不贡献价值的人。
尸位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用来指出不作为和无效能的现象。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不满和批评。在个人学*和工作中,我们应该避免尸位现象,努力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人。
1.
【尸】
(象形。小篆字形,屍像卧着的人形。本义: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凭几曰卧。-尸,神像也。象卧之形。 、 《诗·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 、 《仪礼·士虞礼》。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祝延尸。 、 《礼记·曲礼》-孙可以为王父尸。 、 《仪礼·特牲礼》注-尸,所祭者之孙也。祖之尸则主人乃宗子。祢之尸则主人乃父道。
2.
【位】
(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列中廷之左右谓之位。 、 《周礼·朝士》-掌外朝之位。
【组词】
位著(也作位宁古代宫殿,中庭左右两侧叫“位”,门屏之间叫“著”(或“宁”),故用以借指在朝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