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0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07:55
词汇“以一篑障江河”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以一篑障江河,不亦难乎?”这里的“篑”指的是盛土的筐,整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一筐土去阻挡江河”,比喻力量微小,无法阻挡强大的事物或趋势。
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极小的力量去对抗极大的力量,显然是徒劳无功的。它强调了力量对比的悬殊和行动的无意义。
该成语出自《左传》,是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汉语中的一个固定表达。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于力量对比和行动效果的认知。它强调了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应该明智地选择策略,而不是盲目对抗。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无奈和悲哀,因为它描绘了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情景。它让人联想到个人在面对巨大挑战时的渺小和无助。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小团队试图改变一个庞大组织的运作方式,结果正如“以一篑障江河”所描述的那样,他们的努力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江河滔滔,一篑何堪?
孤舟独影,逆流而上。
虽知力微,心志不亡。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汹涌的江河边,手中拿着一筐土,试图阻挡水流。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既悲壮又无奈。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rying to stop the tide”,意指试图阻止不可阻挡的事物,与“以一篑障江河”有相似的含义。
“以一篑障江河”这个成语深刻地揭示了力量对比的现实,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理性分析,选择合适的策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何武、王嘉,区区以一篑障江河,用没其身。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3.
【篑】
(形声。从竹,贵声。本义:盛土的竹筐) 同本义。
【引证】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组词】
篑笼、 功亏一篑
4.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
5.
【江】
(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同本义。
【引证】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 、 《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 、 温庭筠《送人东归》-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组词】
江汉、 江水、 江左烟霞、 江陵
6.
【河】
(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河,河水出敦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 、 《书·禹贡》-导河积石。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吕氏春秋·慎行论》-三豕涉河。
【组词】
河堧、 河湟、 河朔、 河洛、 河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