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05: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5:09:13
“令骥捕鼠”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让千里马去捕捉老鼠。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使用人才不当,或者用高才低就,大材小用。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或批评那些不懂得合理使用人才的行为。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开玩笑或者自嘲,表示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比如人才配置不当等。
同义词:大材小用、牛刀小试 反义词:量才录用、人尽其才
这个成语的出处不详,但它反映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人才合理使用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它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文化中,人才被视为宝贵的资源,因此合理使用人才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于人才浪费的关注和批评。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无奈和惋惜的感觉,因为它揭示了人才被浪费的现象。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那些有才华但未被充分认可和利用的人。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自己或他人的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展现的情况,这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满或遗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令骥捕鼠非所宜,
千里之才岂鼠欺。
世间多少英雄泪,
只为未逢伯乐时。
想象一匹高贵的千里马在追逐一只小老鼠,这个画面既滑稽又悲哀,反映了人才被浪费的荒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using a sledgehammer to crack a nut”,意思是使用过度的力量或资源来解决一个小问题,与“令骥捕鼠”有相似的含义。
“令骥捕鼠”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合理使用人才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批评和反思社会中的人才浪费现象。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到关于人才管理的讨论中。
驱使千里马去追捕老鼠。比喻任用有才能的人承担他所不能胜任的工作。
1.
【令】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集聚的“集”;下面是“人”,象跪在那里听命。从集从人,表示集聚众人,发布命令。本义:发布命令)。
同本义(上对下有所指示)。
【引证】
《说文》-令,发号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 《孟子·离娄上》-既不能令,又不受命。 、 《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 、 陈寿《三国志》-令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史记·陈涉世家》-召令徒属曰。 、 《战国策·齐策》-乃下令。
2.
【骥】
(会意。从马,冀声。按左传,冀之北上,马之所生,是冀亦兼会意。本义:好马;良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骥,千里马也。 、 《论语·宪问》-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组词】
骥子、 骥尾、 骥足
3.
【捕】
(形声。从手,甫声。捕的原始意义是追捕逃亡的奴隶。本义:捕捉,捉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捕,取也。 、 《汉书·灌夫传》-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 、 《汉书·韩延寿传》-吏无追甫之苦。 、 《急就篇》-变斗杀伤捕伍邻。 、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 《史记·吴王濞列传》-他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 、 《庄子·秋水》-捕鼠不如狸狌。 、 《周髀算经》-捕影而视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武陵人捕鱼为业。 、 清·梁启超《谭嗣同传》-捕者既不至。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
【组词】
捕鱼;捕快、 捕书、 捕生
4.
【鼠】
(象形。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尾巴形。本义:老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鼠,穴虫之总名也。 、 《诗·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 、 《汉书·五行志》-鼠小虫,性盗窃。 、 《说苑·善说》-鼠者,人之所薰也。 、 汉·贾谊《陈政事疏》-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 、 《三元里人民抗英》-逆夷各狐凭鼠伏。
【组词】
鼠窜而狼忙、 鼠牙雀角、 鼠盗蜂起、 鼠腹蜗肠、 鼠市、 鼠布、 鼠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