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49:26
词汇“安于覆盂”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献,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安于覆盂”字面意思是安心于覆置的盂(一种古代的容器),比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满足于当前的境况,不愿意改变或追求更好的状态。
“安于覆盂”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安于覆盂之安”,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心态和行为。
在**传统文化中,鼓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是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因此,“安于覆盂”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的态度,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悖。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消极、保守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不要满足于现状,要勇于改变和创新。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因为安于覆盂而错失了发展的机会。这让我意识到,不断进取和勇于改变是个人成长的关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流,安于覆盂者,终将错过春华秋实。”
想象一个古老的盂被随意放置,周围是静止的空气,这种画面给人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tent with mediocrity”(满足于平庸),表达了相似的消极态度。
“安于覆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满足于现状可能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进取精神的重视。
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覆】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见若覆夏屋者矣。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 《楚辞·天问》-覆舟斟寻。 、 《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庄子·德充符》-虽天地覆坠。 、 《汉书·贾谊传》-前车覆,后车诫。
【组词】
覆盆、 覆手、 覆杯、 覆水、 覆篑、 覆醢、 覆酱烧薪、 覆瓶
4.
【盂】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盂,饮器也。 、 《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 、 《史记·滑稽列传》-操一豚蹄,酒一盂。
【组词】
盂方水方、 钵盂、 痰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