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9:40:15
安于盘石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安心如盘石”,比喻心志坚定,不动摇。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态稳定,不易受外界影响,具有很强的意志力和决心。
安于盘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哲学和文学作品。盘石在古代象征着坚固和稳定,因此安于盘石逐渐演变成形容人心志坚定的成语。
在**文化中,安于盘石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和“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心态。
安于盘石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坚定和安心。联想上,我会想到一个人在风雨中屹立不倒的形象,给人一种力量和安全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次职业选择的困境。当时,我选择了安于盘石,坚持自己的职业规划,最终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风雨如晦,我安于盘石,
心志不移,任凭波涛汹涌。
视觉上,安于盘石让我联想到一块巨大的岩石,屹立在海边,经受着海浪的冲击。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给人一种坚定和稳定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nd firm like a rock”,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稳定和坚定的意义是相似的。
安于盘石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帮助我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坚定的信念。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对这个成语的理解更加深刻,也更能灵活运用在不同的语境中。
磐石,盘薄,大石也。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于】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往;去。
【引证】
《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书·大诰》-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
3.
【盘】
(形声。从皿,般声。皿,盘碗一类器具。本义:盘子,浅而敞口的盛物器)。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及日中则如盘盂。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 、 唐·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组词】
盘羞、 冷盘、 茶盘、 盘儿、 盘器、 盘担
4.
【石】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 、 《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 、 《释名》-山体曰石。 、 《易·豫》-介于石。 、 《易·说卦传》-艮为小石。 、 《周礼·典同》-原声石。 、 《吕氏春秋·精通》-慈石召铁或引之也。 、 《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组词】
石田、 石髓、 石头记、 石头城、 石子甬路、 石桥三港、 石灰布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