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49:10
“佛旨纶音”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佛旨”和“纶音”两个词组成。其中,“佛旨”指的是中佛陀的旨意或教诲,“纶音”则指的是古代帝王诏书的文辞,意为庄严而权威的声音。结合起来,“佛旨纶音”形容的是一种庄严、神圣且具有权威性的声音或教诲,通常用来形容经典或高僧的教诲。
在文学作品中,“佛旨纶音”常用来形容经典的庄严和深奥,或者高僧说法时的威严和智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涉及或哲学的讨论中,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学、哲学或文学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会被用来分析文本或讨论教义。
“佛旨”源自,指佛陀的教诲;“纶音”源自古代帝王诏书的文辞。这个成语结合了和政治的权威性,形成了一个形容庄严教诲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佛旨纶音”这个词汇体现了**教义的庄严和权威。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的言论或教诲。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严、神圣和权威的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教义的敬畏和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阅读经典或参与活动时,可能会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晨钟暮鼓,佛旨纶音,唤醒尘世梦中人。”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寺庙的庄严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悠扬的钟声和诵经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教义的庄严和权威,如教中的“神谕”。
“佛旨纶音”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体现了教义的庄严和权威,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诲的敬畏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的表达力和深度。
便是佛旨纶音,要把她送到龙宫去,作个龙女,也许是万两黄金,买不动她那不字儿。
1.
【佛】
违背。 同: 拂
【引证】
《集韵》-佛,戾也。或作拂。
——见“仿佛”(fǎngfú)。
2.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
3.
【纶】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引证】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组词】
纶羽
4.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