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11:33
牵动:动词,字面意思是通过牵引或拉动来移动某物,引申为引起或影响某人的情感、思想或行为。
“牵动”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牵引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扩展到情感和心理层面的影响。
在**文化中,“牵动”常与情感联系在一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相互影响。
“牵动”给人以温暖和关怀的联想,它暗示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和共鸣。
在个人生活中,“牵动”可以用来描述家人或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如“家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的心”。
在诗歌中,“牵动”可以用来表达深情的思念:
月光牵动着夜的思绪, 星辰见证了心的跳动。
在英语中,“牵动”可以对应为“touch”或“move”,但这些词汇在情感深度上可能不如“牵动”丰富。
“牵动”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动作,更深刻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牵动”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表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牵】
(形声。从牛,“冖”象牵牛的绳,玄声。本义:牵牛)。
同本义。引申为牵拉。
【引证】
《说文》-牵,引前也。 、 《广雅》-牵,引也。 、 《周礼·宰夫》。司农注:“牲牢可牵而行者。”-飱牵。 、 《周礼·牛人》。注:“牵傍,在辕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傍曰傍。”-与其牵傍。 、 《易·夬》-牵牛悔亡。 、 《孟子·梁惠王上》-牵牛而过堂下者。 、 唐·杜甫《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 、 白居易《卖炭翁》-回车叱牛牵向北。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攀草牵棘。
【组词】
牵笼、 牵红、 牵扭、 牵役、 牵拖、 牵拉
2.
【动】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动,作也。 、 《易·彖传》。虞注:“震也。”-动而健。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效天下之动者也。 、 《孟子》。注:“作也。”-将终岁勤动。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组词】
按兵不动;动着、 动止、 动烦、 动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