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4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43:54
学额:指的是学校或教育机构中可供学生注册或入学的名额。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讨论招生、录取和教育资源分配时。
学额一词源于汉语,由“学”和“额”两个字组成。在古代,“额”常指限额或定额,因此“学额”自然指的是学校招生的限额。随着教育体系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和使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在许多社会中,教育被视为提升社会地位和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学额的分配往往涉及到公平性和机会均等问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学额的分配政策可能会受到社会经济背景、种族或地区差异的影响。
学额这个词可能会引起人们对教育机会公平性的关注,以及对教育资源分配的讨论。它也可能唤起人们对竞争和努力的联想,尤其是在教育资源紧张的环境中。
在个人经历中,学额可能与孩子的教育规划和选择学校紧密相关。例如,家长可能会为了争取到一个好的学额而参加各种教育讲座和咨询。
在诗歌中,学额可以被用来象征希望和梦想:
学额如星辰, 照亮求学路。 每一点光芒, 都是未来的种子。
学额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学校的教室、课桌和黑板,以及学生们认真学习的场景。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学校的铃声或老师的讲课声。
在不同文化中,学额的概念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教育资源丰富的国家,学额可能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而在资源有限的国家,学额的分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学额作为一个教育领域的专业词汇,反映了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利用。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教育机会,也涉及到社会公平和资源配置的宏观问题。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有助于更准确地讨论和解决教育相关的问题。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额】
(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 、 《汉书·卫青传》-封说为龙頟侯。 、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龙额。
【组词】
额颅、 额颅盖、 额花、 额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