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8:05
“两手加额”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双手放在额头上,形容极度惊讶或赞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极度钦佩或震惊。
“两手加额”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表达强烈情感的一种身体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口语环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在**文化中,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常常被用来传达情感和态度。因此,“两手加额”这个成语体现了这种文化特点,强调了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内心情感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强烈的敬佩和赞叹。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或壮举,以及人们对这些成就的深刻反应。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看到他们精心准备的婚礼视频,那一刻我真是两手加额,感动不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星辰璀璨,夜空如画,我两手加额,对这宇宙的奇迹赞叹不已。”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壮丽的自然景观前,双手放在额头上,表情充满敬畏。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段激昂的音乐伴随着这个动作,增强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ith awe and admiration”或“in sheer amazement”,但这些表达没有“两手加额”这样的具体身体动作的描述。
“两手加额”这个成语虽然不常在日常对话中使用,但它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工具,能够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敬佩。在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时,我更加意识到身体语言在表达情感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的应用。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加】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加,语相增加也。 、 《左传·襄公十三年》-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 、 《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 《左传·庄公十年》-弗敢加也。
【组词】
加叶添枝、 加诸、 加诬
4.
【额】
(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 、 《汉书·卫青传》-封说为龙頟侯。 、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龙额。
【组词】
额颅、 额颅盖、 额花、 额黄
1. 【两手】 (~儿)指本领或技能:有~儿|留~儿|给大家露~;指相对的两个方面的手段、办法等:为防不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