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5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59:45
词汇“举手扣额”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或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举起手来触摸额头”,这通常是一种身体动作,可能表达惊讶、思考、困惑或头痛等情绪或状态。由于这个词汇不常见,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字面意义进行。
由于“举手扣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两个常见的动作词汇“举手”和“扣额”组合而成。
在**文化中,身体语言通常与特定的情绪或状态相关联。例如,抚额可能表示思考或头痛,这在多种文化中都有类似的表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直接使用这个词汇,但如果看到有人做出这样的动作,我会理解他们可能在经历某种情绪或身体不适。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描绘一个角色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内心活动:
当风暴来临,他举手扣额,
思绪如风中落叶,飘摇不定。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身体动作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抚额可能也表示思考或头痛。
“举手扣额”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特定身体动作和可能情绪状态的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秦氏建康永宁庄有牧童桀横,常骑巨牛纵食人禾麦。民泣请不悛,但时举手扣额,訢于天地。
1.
【举】
(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举,对举也。 、 《广韵》-举,擎也。 、 《庄子·逍遥游》-其坚不能自举也。 、 《史记·项羽本纪》-举所佩玉玦。
【组词】
举桉、 举案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扣】
(形声。从手,口声。本义:拉住,牵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扣,牵马也。 、 《史记·伯夷叔齐传》-扣马而谏。 、 《淮南子·泛论》-梁由靡扣缪公之骖。 、 《左传·襄公十八年》-太子与郭荣扣马。
【组词】
扣马、 环环相扣;扣身
4.
【额】
(形声。从页(xié),客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额头,脑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頟,颡也。从页,各声。字亦作额。 、 《汉书·卫青传》-封说为龙頟侯。 、 《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龙额。
【组词】
额颅、 额颅盖、 额花、 额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