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3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30:48
学风:指学术界或教育机构中形成的学术研究态度、方法和惯的总和,也指学生在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态度和惯。
学风一词由“学”和“风”组成,“学”指学或学术,“风”指风气或惯。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较长,主要用于描述学术或教育领域的风气和*惯。
在*传统文化中,学风往往与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优则仕”相联系,强调学的严肃性和实用性。在现代社会,学风也与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学术评价体系密切相关。
学风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严肃和认真。它让我联想到勤奋学*、严谨治学的学者形象,以及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学术氛围。
在我的学经历中,我曾在一所学风严谨的学校就读,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注重学术研究和学方法,这种环境对我的学术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 学风如清泉,润物细无声, 严谨治学路,智慧结硕果。
故事: 在一个古老的学术小镇上,有一所学风严谨的学院,那里的学生每天都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他们的学术成就闻名遐迩。
视觉: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学生们专注地阅读和研究。 听觉:听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图书馆中偶尔的翻书声。
在英语中,学风可以对应为“academic ethos”或“learning cultu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学术和学的氛围和惯。
学风这个词对我来说,不仅代表了学术和学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有助于我更好地表达学术态度和学**惯。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