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39
词汇“寇战”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寇战”字面意思是指与敌寇进行的战斗。其中,“寇”指的是入侵的敌人或盗贼,“战”则是战斗或战争的意思。因此,“寇战”可以理解为抵御外敌或对抗盗贼的战斗。
“寇战”一词可能源自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抵御战”、“抗敌战”等词汇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抵御外敌和保卫家园是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寇战”一词承载着民族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寇战”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英雄形象,激发起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一些历史题材的书籍或影视作品中接触到“寇战”一词,从而对古代战争和英雄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寇战”一词融入其中,描绘古代英雄的战斗场面,展现其英勇和智慧。
结合古代战争的图片或音乐,可以更好地理解“寇战”一词所蕴含的激烈战斗和英雄主义情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寇战”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defending against invaders”(抵御入侵者)可以传达相似的意思。
“寇战”一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了解和学*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的战争历史和民族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寇】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 、 《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寇贼奸宄。 、 《左传·文公七年》-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 、 《吕氏春秋·贵公》-大兵不寇。 、 《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 、 《资治通鉴》-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
【组词】
寇戎、 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 寇剽、 寇钞、 寇攘、 寇窃
2.
【战】
(形声。从戈,单(占)声。本义:作战,打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战,斗也。 、 《左传·庄公十一年》-皆陈曰战。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春秋敌者言战。 、 《左传·庄公十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乐府诗集·木兰诗》-将军百战死。 、 、 明·魏禧《大铁椎传》-挟矢以助战。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技击利巷战。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普法交战图。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
【组词】
征战、 战阀、 战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