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5:20
“异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不同的道路或途径。基本含义是指与常规或主流不同的路径、方法或方向。
在文学中,“异途”常用来比喻不同的人生道路或选择,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非传统性。在口语中,它可以指代与他人不同的观点或做法。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异途”可能指代非主流的理论或研究方法。
同义词中,“歧路”强调选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别径”则更多指小路或不为人知的路径。反义词中,“正途”强调正确和主流的道路,“主流”则指大多数人的选择或趋势。
“异途”由“异”和“途”两个字组成。“异”字古汉语中指不同或异常,“途”字指道路或途径。在古代文献中,“异途”常用来比喻不同的政治观点或行为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在**文化中,“异途”常与“正途”相对,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在社会变革时期,“异途”可能被视为进步或改革的象征。
“异途”给我带来一种探索和冒险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勇于挑战传统、追求个性化道路的人。这种联想鼓励我在思考和表达中寻求独特性和创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选择了异途,放弃了稳定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创业梦想。这个故事激励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自由和权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异途”:
在异途的尽头,
我找到了自己的星辰。
远离尘嚣的喧嚣,
我在寂静中聆听内心的声音。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向未知的远方。在音乐中,我可以联想到一首充满探索和冒险精神的旋律,如《The Ecstasy of Gold》。
在英语中,“异途”可以对应为“alternative path”或“different route”。在不同文化中,对于选择非传统道路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存在对个体独立性和创新精神的尊重。
通过对“异途”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汇不仅指代不同的道路,更象征着个体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异途”可以帮助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选择。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途】
(形声。从辵(chuò),余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广韵》-途,道也。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亦训道。字古借涂,后变作途。又作塗。 、 《尔雅·释宫》-堂途谓之陈。又,路,旅途也。 、 《尔雅·释邱》-当途梧邱。 、 《战国策·齐策》-而不利说途也。 、 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 、 郭璞《游仙诗》。注:“当仕路也。”-长揖当途人。 、 唐·杜甫《石壕吏》-天明登前途。 、 唐·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仁义之途。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负者歌于途。 、 、 《聊斋志异·狼三则》-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组词】
途轨、 途辙、 途毙、 途说、 途陌、 途水、 通途;沿途;归途;长途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