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5:48
“下台”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是指从某个职位或地位上退下来,不再担任原有的职务。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从台上走下来,比喻性地表示结束某种公开或官方的角色。
“下台”一词源于**古代的戏剧表演,演员表演结束后从台上走下来,后来引申为离开职位或地位。
在**文化中,“下台”常常带有负面色彩,意味着失败或被淘汰。在政治领域,这个词尤其敏感,因为它关系到权力和权威的转移。
“下台”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失落和结束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权力斗争的失败者或是时代的更迭。
在个人生活中,“下台”可能用来描述某人在团队或组织中的地位下降,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不再担任某个角色。
在诗歌中,“下台”可以用来比喻生命的结束或是一个时代的落幕:
夕阳下台,夜幕降临, 星辰接替,光阴不停。
视觉上,“下台”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孤独的身影从高处走下,背景是空荡的舞台。听觉上,可能伴随着掌声的消失和寂静的降临。
在英语中,“下台”可以对应为“step down”或“resign”,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个概念都涉及到从权力位置上退下来,但具体的表达和情感色彩可能有所不同。
“下台”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动作,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变化。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动态和个人在其中的位置。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台】
(形声。小篆字形。从口,(以)声。从口,与表示喜悦有一定的联系。本义:喜悦。读(yí))。
鱼名。背上有黑的花纹 同: 鲐
【引证】
《诗·大雅·行苇》-黄台背,以引以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