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0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00:28
异象:通常指不寻常的、超自然的或神秘的现象,这些现象往往难以用常规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在**或神秘主义的语境中,异象可能被认为是神启或超自然力量的显现。
异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用于描述天象或自然现象中的异常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包括任何超自然的或不寻常的现象。
在许多文化中,异象被赋予了特殊的或神秘意义。例如,在教传统中,圣母玛利亚的显现被视为重要的异象。
异象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令人敬畏的情感。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个人经历中,异象可能是一次深刻的灵性体验,或是对某种超自然现象的观察,这些经历往往对个人的信仰和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
在诗歌中,异象可以被用来描绘一个超越现实的世界:
在梦的边缘,异象如烟, 飘渺中,星辰低语,夜风轻叹。
结合图片,异象可能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作,描绘着光影交错的奇异景象。在音乐中,异象可能是一段充满神秘和悬疑感的旋律,引发听众的无限遐想。
在不同文化中,异象的解释和意义可能大相径庭。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异象可能与道教或的修行体验相关,而在西方文化中,它可能更多与教的神迹相联系。
异象一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应用。它不仅是一个描述超自然现象的词汇,也是一个激发想象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通过对异象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对神秘和未知的永恒追求。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