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35: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5:26
异路同归(yì lù tóng gu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不同的道路,最终到达同一个目的地”。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不同的方法或途径最终达到相同的目的或结果。
在文学作品中,异路同归常用来比喻不同的人物或故事线最终汇聚到同一个主题或结局。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这个成语来解释即使采取不同的方法,最终目标仍然是一致的。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经济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的策略或决策最终导致相同的经济结果或管理目标。
异路同归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异路之人,同归于善。”原意是指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道路最终都达到善良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用来描述任何通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结果的情况。
在传统文化中,异路同归**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即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最终的目标是和谐与统一。这种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也有所体现,鼓励人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传达了一种无论过程如何,重要的是结果的乐观态度。它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放弃,因为不同的努力最终可能带来相同的成功。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不同的朋友通过不同的学*方法准备考试,但最终都取得了好成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异路同归的道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异路同归心相连。”
想象一幅画面,两条不同的河流在远方汇合,形成一个湖泊,这可以形象地代表异路同归的概念。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旋律多变但最终回归主旋律的曲子,来象征这个成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意指不同的途径最终都会达到同一个目的地,这与异路同归有相似的含义。
异路同归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也有重要的应用。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方法和途径的多样性是值得尊重的,因为最终我们可能都会达到相同的目的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理解。
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异路而同归。
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1.
【异】
(会意。“異”,甲骨文字形,象个有手、脚、头的人形。从廾(gǒng)从畀(bì)。畀,予也。本义:奇特;奇异;奇怪)。
同本义。
【引证】
《玉篇》-异,怪也。 、 《广韵》-异,奇也。 、 《列子·杨朱》-何以异哉。 、 左思《魏都赋》-异乎交益之士。 、 《战国策·赵策》-妇人异甚。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产异蛇。 、 唐·柳宗元《三戒》-觉无异能。 、 宋·王安石《伤仲永》-父异焉。
【组词】
异疾、 异形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同】 ——见“胡同”hútòng。
4.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