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4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47:53
词汇“弄月抟风”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弄”、“月”、“抟”和“风”。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弄月抟风”字面意思是指玩弄月亮和捕捉风,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切实际,或者指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创作状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追求艺术美感,但脱离现实生活的人。
“弄月抟风”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成为形容文人墨客生活态度的一个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常常被描绘为追求精神自由和艺术美感的人。因此,“弄月抟风”这个成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对于自由和美的向往,同时也带有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逃避感。它让我联想到古代文人在月光下吟诗作画的情景。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追求艺术但忽视现实的朋友,我会用“弄月抟风”来形容他们的生活态度。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弄月抟风夜未央,诗心画意两相忘。”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文人在月光下抚琴的画面;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hasing rainbows”(追逐彩虹),用来形容不切实际的梦想或追求。
“弄月抟风”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形容了一种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的逃避。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我更好地把握汉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
喜秋清乐意逍遥,常则是弄月抟风,快活到老。
1. 【弄】
2.
【月】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 、 《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 《仪礼·觐礼》-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 、 《淮南子·天文》-月虚而鱼脑减。 、 《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组词】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 月上半阑残、 月老冰人、 “月”字流觞、 月日、 月晕、 月影、 月满、 月王
3.
【抟】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抟,圜也。 、 《礼记·曲礼上》-毋抟饭。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俊鹘抟水禽。
【组词】
抟铸、 抟弄、 抟黍、 抟饭、 抟食、 抟人、 抟沙、 抟泥
4.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