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43
法案(Bill)是指在立法机关中提出的,旨在成为法律的正式文件。它通常包含一系列规定和条款,旨在解决特定问题或规范特定行为。
法案一词源自拉丁语“billa”,意为“清单”或“公告”。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演变为指代立法机关中的正式提案。
在民主社会中,法案是公民参与和政治辩论的核心。它们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优先事项,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法案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因为它关系到权力、正义和公民权利。它可能引发希望、恐惧、愤怒或期待等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法案可能影响我们的工作、健康和家庭。例如,一项新的教育法案可能改变孩子的学校教育方式。
在诗歌中,法案可以被比喻为“社会的脉搏”,反映出社会的动态和变化。
法案可能让人联想到庄严的议会大厅、激烈的辩论和法律文件的厚重感。
在不同文化中,法案的制定和通过过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的法案通常需要经过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审议,而英国的法案则主要在议会中进行讨论。
法案是立法过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法律的制定,还反映了社会的价值观和需求。了解法案的含义和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和社会的运作方式。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