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4:40
“法海无边”这个词汇源自**用语,字面意思是法律或规则的范围极其广大,没有边际。它强调了法律或规则的普遍性和不可逾越性。
在文学中,“法海无边”常用来形容法律的威严和不可侵犯性,如在描述古代法律制度严格的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警告某人不要触犯法律,或者强调规则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同义词“法网恢恢”强调法律的广泛覆盖和不可逃避性,而“法不容情”则强调法律的严格和无情。反义词“法外开恩”指在法律之外给予特殊待遇,“法不责众”则指法律不会对大众普遍的行为进行追究。
“法海无边”源自**经典,最初用来形容佛法的广大无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被引入到汉语中,用来形容法律的广泛和不可逾越。
在传统文化中,法律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工具。因此,“法海无边”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强调了法律的权威和不可侵犯性。
这个词汇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法律的威严和不可挑战性。它提醒人们法律的普遍性和不可逾越性,影响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长辈用“法海无边”来告诫年轻人不要触犯法律,强调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法海无边,人心有岸,守法如山,行善如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广阔无垠的海洋,象征法律的广泛和不可逾越。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法庭审判声,强调法律的威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law is vast”,但“法海无边”更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强调了法律的普遍性和不可挑战性。
“法海无边”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法律的广泛性,也体现了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它提醒我们法律的权威和不可侵犯性,是我们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应当重视的词汇。
1.
【法】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zhì),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
同基本义。
【引证】
《说文》-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 、 《易·蒙》-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 《书·吕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 、 《盐铁论·诏圣》-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 、 《管子·心术》-杀戮禁诛谓之法。 、 《大戴礼记》-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 《史记·陈涉世家》-失期,法当斩。 、 《吕氏春秋·察今》-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
2.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边】
(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 、 《尔雅》-边,垂也。 、 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 边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