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2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20:20
“乐昌之镜”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南朝宋时期的历史故事。字面意思是指乐昌公主与丈夫徐德言在战乱中分离时,将一面铜镜破成两半,各执一半,约定日后以此为信物相聚。这个成语比喻夫妻分离后仍有重逢的希望。
“乐昌之镜”源自南朝宋时期的历史故事,后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中,成为表达夫妻分离后仍有重逢希望的典型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婚姻被视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乐昌之镜”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婚姻的重视,也体现了在战乱等困难时期人们对重逢的渴望。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馨和希望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仍然可以成为重逢的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听到一对长期分居的夫妻用“乐昌之镜”来形容他们的关系,表达了他们对未来重聚的坚定信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乐昌之镜映心间,破镜重圆梦未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对夫妻各执一半的铜镜,背景是战乱的景象,音乐可以选择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旋律,如《梁祝》。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情感表达可能是“ parted but not forgotten”(分开但未被遗忘),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分离后仍有重逢希望的情感。
“乐昌之镜”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情感纽带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颇疑其~离而复合,但无显证耳。
南朝陈将要灭亡时,驸马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估计不能相保,就将铜镜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分开行动,相约于正月十五日当街卖破镜来取得联系。陈朝灭亡,妻没入杨素家。到期,徐德言辗转依约至京,找到卖破镜的妻子,夫妻团聚
1.
【乐】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 《礼记·世本》-伶伦作乐。 、 《周礼·保氏》-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 、 《吕氏春秋·慎行论》-以乐传教。
2.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昌,美言也。 、 《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组词】
昌言、 昌教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