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5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3:27
“临镜”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面对镜子。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站在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形象或进行自我审视。
“临镜”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临”意为面对,“镜”即镜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没有太大变化,但在现代汉语中,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临镜”有时被赋予更深的文化内涵,如“对镜贴花黄”(出自《木兰辞》),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自我修饰和自我表达。
“临镜”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自我审视和自我认知的严肃性。它让我联想到一个人在镜子前的沉思,可能是对自我形象的满意或不满,也可能是对生活状态的反思。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旅行中临镜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那次经历让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形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临镜”:
夜深人静时,我临镜自语,
镜中的影子,是否也感到孤独?
“临镜”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安静的房间里,一个人站在镜子前,周围是柔和的光线和轻微的呼吸声。
在英语中,“临镜”可以对应为“facing the mirror”或“looking in the mirror”,但其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使用可能与中文有所不同。
“临镜”这个词汇虽然简单,但它涉及了自我认知、自我反思和自我表达等多个层面。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时常审视自己,无论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心世界。
1.
【临】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
【引证】
《集韵》-临,哭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 、 《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 《汉书·文帝纪》-遗昭曰,无发民哭临宫殿中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