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1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17:00
“掉枪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枪在战斗中掉落,花指枪上的装饰物。基本含义是指在关键时刻失去武器,比喻在紧要关头失去依靠或手段,导致失败或困境。
“掉枪花”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源自古代战争中士兵在战斗中不慎掉落武器的情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各种场合下的失误或失败。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准备的重要性。它反映了人们对成功和失败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细节和准备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和失望的,因为它描绘了一个失败或失误的场景。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紧张、焦虑和挫败感。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描述自己在重要考试或面试中的失误,或者在团队项目中的关键时刻表现不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生活的战场上,我们有时会‘掉枪花’,但勇气和智慧总能帮我们重新拾起武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战士在战斗中不慎掉落武器的场景,或者在音乐中,可以使用紧张和悬疑的旋律来表达这种失误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op the ball”,意思是在关键时刻失误或失败。
“掉枪花”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关键时刻保持冷静和准备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充分的准备和应对策略,以避免在紧要关头失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掉】
(形声。从手,卓声。本义:摇,摆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掉,摇也。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未折,尾大不掉。
【组词】
掉尾巴;掉荡、 掉眩、 掉擘、 掉舌、 掉嘴弄舌、 掉栗
2.
【枪】
(形声。从木,仓声。本义:二树的枝条互相抵拒)。
古时长柄有尖头的刺击武器。
【引证】
《说文》。按,歫人之械也。-枪,歫也。 、 《苍颉篇》-枪,谓木两 头锐者也。 、 《通俗文》-剡木伤盗曰枪。 、 《国语·齐语》。注:“桩也。”-挟其枪刈耨刈。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铁骑突出刀枪鸣。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枪刺应元。
【组词】
红缨枪;枪缨
3.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