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00:43
布巾:布巾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通常用于清洁或擦拭的物品。它可以是手帕、抹布、毛巾等形式的统称。
布巾的词源较为简单,由“布”和“巾”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布料和巾状物品。在古代,布巾多用于贵族或文人的日常清洁,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途逐渐普及到各个阶层。
在**文化中,布巾常与清洁、卫生联系在一起。在传统节日如春节,家庭会用红布巾擦拭家具,寓意新年新气象。
布巾给人以实用、亲切的情感联想。它常与家庭、温暖、关怀等正面情感相关联。
在日常生活中,布巾是我常用的清洁工具。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用布巾为我们擦拭汗水,那种温暖的感觉至今难忘。
诗歌: 布巾轻拂过岁月的尘埃, 在指尖留下淡淡的清香。 它见证了家的温暖, 在每一个清晨与黄昏。
视觉:想象一块柔软的布巾,轻轻覆盖在一张老旧的木桌上,布巾上的花纹与木纹交织,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听觉:想象布巾在擦拭玻璃时发出的轻微摩擦声,那种细腻而柔和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布巾的用途和象征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印度,布巾(如纱丽)常用于**仪式和日常穿着。
布巾作为一个简单而实用的词汇,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一种清洁工具,更是家庭温暖和关怀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
1.
【布】
(形声。从巾,父声。本义:麻布)。
同本义(古时无棉布)。
【引证】
《易·说卦》-坤为布。 、 《诗·卫风·氓》-抱布贸丝。 、 《孟子》-女有余布。 、 左思《吴都赋》-果布辐凑而常然。 、 《仪礼·既夕礼记》-商祝免袒,执功布入。 、 《孟子·滕文公》-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组词】
布衣、 布槽、 布褐、 布总
2.
【巾】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布巾下垂之形。本义:佩巾,拭布,相当于现在的手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巾,佩巾也。 、 《仪礼·士冠礼》-沐巾一。 、 《礼记·内则》-盥卒授巾。 、 《仪礼·士丧礼》-布巾环幅不凿。 、 《仪礼·特牲馈食礼》-静其巾幂。 、 《战国策·魏策》-儿女共沾巾。 、 宋·张俞《蚕妇》-归来泪满巾。 、 清·林觉民《与妻书》-巾短情长。
【组词】
花巾;小丝巾;巾栉、 巾帚、 巾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