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8:36
词汇“握君”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现代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握”通常指的是用手抓住或握住某物,“君”则是对人的尊称,如君子、君主等。将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握君”可能被理解为“握住君子”或“与君子握手”的意思,但这并不是一个标准的表达方式。
由于“握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为了特定的修辞效果或象征意义。在口语中,这个词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不符合日常交流的*惯。在专业领域,这个词也没有特定的应用。
由于“握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可能更多是创造性的使用:
同义词:握手、握持 反义词:放手、松开
由于“握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它可能是由“握”和“君”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但在历史文献中并不常见。
在**的传统文化中,“君”通常指有德行的人或尊贵的人,如君子、君主。因此,“握君”可能在某些文化背景下被赋予特殊的尊敬或礼仪的含义。
对于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正式的场合、尊敬的态度或是某种仪式感。它可能带有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情感。
由于“握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使用或遇到这个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握君之手,如同握住历史的脉搏, 在时光的长河中,感受那份不变的尊贵。
由于“握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因为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表达。
“握君”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学*汉语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更应该使用常见和标准的词汇。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君】
(会意。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从“口”,表示发布命令。合起来的意思是:发号施令,治理国家。本义: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古代大夫以上据有土地的各级统治者的通称。
【引证】
《说文》-君,尊也。 、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赏庆刑威曰君。 、 《春秋繁露》-君也者,掌令者也。 、 《荀子·礼论》-君者,治辨之主也。 、 《书·吕刑》-君帝清问下民。 、 《诗·大雅·皇矣》-克长克君。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余君。 、 《三国志·诸葛亮传》-思得明君。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忧其君。 、 清·周容《芋老人传》-身名君宠。
【组词】
尧舜之君;欺君罔上;贤君;暴君;昏君;国君;君臣;明君;君王、 君伐、 君位、 君长、 君体、 君德、 君侯、 君公、 君父、 君子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