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5:06
词汇“握守”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握守”的字面意思是指紧紧握住并守护。其中,“握”表示用手抓住或握紧,“守”则表示守护、保卫。结合起来,“握守”可以理解为牢牢抓住并保护某物或某种状态。
由于“握守”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的使用并不广泛。在古代文学或武侠小说中,可能会出现“握守”来描述武士或侠客紧紧握住武器并守护某人或某地的情景。
“握守”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握”和“守”两个基本词汇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组合词汇较为常见,用于强调动作的紧密性和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握守”可能与忠诚、责任和勇气等价值观相关联。在历史故事或传说中,英雄人物常常被描绘为握守着重要的物品或信念,以展现他们的坚定和勇敢。
“握守”这个词汇可能带给人一种坚定和安全感。它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难时刻依然坚守岗位、保护他人的人,如战士、警察或消防员。
在日常生活中,“握守”可能不常被直接使用,但它所表达的坚定和守护的意义可以在各种情境中体现,如保护家人、坚守原则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握守”来表达一种坚定的情感:
在风雨中握守着希望的火种,
不让黑暗吞噬心中的光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战士握守着剑,站在城堡的城墙上,背景是风雨交加的天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来增强“握守”所传达的坚定和勇敢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握守”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hold and guard”。
“握守”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所表达的坚定和守护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通过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应用,并在创作和表达中灵活运用。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守】
(会意。从宀,从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本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寺,廷也;府,文书藏也。-守,官守也。从门,寺府之事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左传·二十一年》-王巡虢守。 、 《周礼均人》。注:“地守,衡虞之属。”-均地守。 、 《周礼·内宰》。注:“宿卫者。”-纠其守。 、 《荀子·王制》。注:“谓地也。”-虽守者益。 、 《左传·隐公五年》-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 、 《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