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58:31
狭长:形容词,指形状窄而长,横向距离小而纵向距离大。
“狭长”由“狭”和“长”两个字组成,“狭”意为窄,“长”意为长。在古代汉语中,“狭”常与“宽”相对,而“长”则与“短”相对。随着语言的发展,“狭长”逐渐成为一个固定搭配,用来形容窄而长的物体或空间。
在某些文化中,“狭长”可能与限制、压抑等负面情感联系在一起,如在描述拥挤的城市空间时。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如描述自然景观时,“狭长”可能带来一种独特的美感。
“狭长”可能让人联想到狭窄、幽闭的空间,带来一种压抑或不安的感觉。同时,它也可能让人想到宁静的河流、蜿蜒的小径,带来一种宁静和深邃的美感。
在旅行中,我曾走过一条狭长的山谷,两旁是陡峭的岩壁,给人一种强烈的探险感。
诗歌: 狭长的河流,蜿蜒在山谷间, 月光下,波光粼粼,如梦似幻。
故事: 他走进那条狭长的走廊,每一步都回响着孤独的脚步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视觉:想象一条狭长的河流,两岸是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水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听觉:想象在狭长的走廊中行走,回响着脚步声和远处传来的模糊对话声。
在英语中,“狭长”可以对应为“narrow and long”或“elongated”。在不同文化中,对于“狭长”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通的。
“狭长”是一个描述形状的形容词,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中。它不仅描述了物体的物理特征,还可能引发情感和联想。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狭长”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描述能力和表达技巧。
1.
【狭】
(形声。从犬,夹声。本义:窄,宽度、广度小)。
同本义。
【引证】
《楚辞·怨思》。注:“陋也。”-阜隘狭而幽险兮。 、 《汉书·刑法志》。注:“地小也。”-其生民也陿阨。 、 《吴子·料敌》-险道狭路,可击。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 、 明·魏学洢《核舟记》-修狭者为之。
【组词】
狭缝;狭路相逢;狭长、 狭迫
2.
【长】
老,年高。
【引证】
《广雅》-长,老也。 、 《孟子》。注:“年长也。”-不挟长。 、 《庄子》-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 、 杜甫《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 《国语》-齐侯长矣。
【组词】
长艾、 长没
年长,年龄较大。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长子灿七岁。 、 《醒世恒言》-弟辈衣食自足,不消兄长挂念。
【组词】
长君、 长德、 长贤、 长主、 长宾、 长年、 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