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1:39
士卒:字面意思是指士兵,特指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与军官相对。在古代,士卒通常是指步兵,是军队中的基础力量。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士卒常常被用来描绘战争的残酷、士兵的忠诚与牺牲,或是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士卒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军事、历史或战争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军事领域,士卒是军队的基础组成部分,是执行战术任务的主要力量。
同义词:士兵、兵士、步兵 反义词:军官、将领、指挥官
词源:士卒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士指的是有才能的人,卒指的是步兵。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卒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军队中的普通士兵。
在古代**,士卒是社会地位较低的群体,但他们对国家的安全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士卒的形象逐渐被赋予更多的尊重和荣誉。
士卒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勇敢、忠诚和牺牲。它可能唤起对战争的反思,对士兵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了关于士卒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这让我对他们的生活和牺牲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士卒可以被描绘为:
铁甲下的灵魂,
战鼓中的心跳,
士卒的忠诚,
铸就了历史的篇章。
视觉:士卒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战场上的士兵,身穿盔甲,手持兵器。 听觉:战鼓声、号角声和士兵的呐喊声可能是与士卒相关的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士卒可以对应为“soldier”,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词汇,如法语的“soldat”。
士卒一词不仅代表了军队中的普通士兵,也承载了历史、文化和情感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士卒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与军事、历史相关的信息,并增强对士兵的尊重和理解。
1.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