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5:08
“争先士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战斗中士兵们争着冲在最前面,比喻在工作中积极带头,勇于担当。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一种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文学作品中,“争先士卒”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领导者身先士卒,带领团队克服困难。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以用来鼓励他人积极行动,不畏艰难。在专业领域,如军事、管理学等,这个词汇强调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
同义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先垂范
反义词:畏缩不前、退避三舍
“争先士卒”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士兵们在战场上争着冲在最前面,以显示勇气和忠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强调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在文化中,“争先士卒”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和“勇”,即领导者应该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带领团队共同前进。这种精神在的历史和现代社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鼓舞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于挑战的人。这种精神激励我在面对挑战时也要积极进取,勇于担当。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领导,他总是争先士卒,不仅在工作中带头解决问题,还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这种领导风格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士气和创造力。
诗歌: 在风雨中争先士卒, 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心中的火焰永不熄灭, 照亮前行的道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士兵在战场上奋勇前进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激昂的进行曲,增强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lead by example”或“take the bull by the horns”,都强调领导者的榜样作用和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
“争先士卒”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还强调了领导者的责任和榜样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要勇于面对挑战,积极带头,以身作则。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先】
(会意。据甲骨文,上面是“止”(脚),下面是“人”。意思是脚已走在人的前面。本义:前进,走在前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先,前进也。 、 屈原《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恐为操所先。
【组词】
身先士卒;争先恐后;争先
3.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4.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