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0:31
“一卒之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文的表达。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士兵的田地”,通常用来比喻极小的土地或极少的资源。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拥有的资源极其有限,或者在战争背景下,士兵所拥有的私人财产。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相关的专业领域,可能会被提及。
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军事制度,当时士兵可能被分配一小块土地作为生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极小的土地或资源。
在**古代社会,士兵的地位较低,他们往往只有极少的土地,生活贫困。这个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不平等和士兵的艰辛生活。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士兵的艰苦生活,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边缘地位。它可能引发对历史不公和战争苦难的反思。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或军事话题时,可能会被提及。例如,在历史课上讨论古代士兵的生活条件时,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一卒之田,承载着千年的沧桑, 士兵的梦想,在这片土地上悄然生长。”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荒凉的小块土地,四周是战乱的痕迹。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悲壮的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能存在,用来形容极小的土地或资源。
“一卒之田”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如不平等和战争的苦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背景。
无一卒之田。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