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7:23
摩肩擦踵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肩膀摩擦,脚跟相碰。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群非常拥挤,人们之间的身体接触频繁,以至于肩膀和脚跟都会相互摩擦。
在文学作品中,摩肩擦踵 常用来形容集市、节日、庆典等人流密集的场景,强调热闹和拥挤的氛围。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拥挤的地方,如地铁、商场等。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交通管理,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人流密集区的管理问题。
摩肩擦踵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的文献。它的使用历史悠久,至今仍然广泛流传,是汉语中描述拥挤场景的典型表达。
在文化中,摩肩擦踵 常常与热闹、喜庆的场合联系在一起,如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或者是大型庆典活动。它反映了人对热闹和人群聚集的喜爱。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热闹和活力。它让我联想到节日的喜庆和人们的欢乐,同时也感受到人群中的温暖和亲近。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春节期间参观过北京的庙会,那里人山人海,摩肩擦踵,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们的热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摩肩擦踵的街头, 笑声与欢呼交织, 节日的灯火, 照亮了每个人的心。”
想象一下,在拥挤的市场中,人们的肩膀相互摩擦,脚步声、交谈声、笑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热闹非凡的画面。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热闹的市场视频或节日庆典的音乐来进一步强化。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packed like sardines",意思是像沙丁鱼一样挤在一起,用来形容非常拥挤的情况。
摩肩擦踵 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拥挤,也传达了人们情感上的亲近和节日的喜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大街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1. 【摩】 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擦】
(形声。从手,察声。本义:摩擦)。
同本义。
【引证】
《西游记》-那块铁…擦擦儿筋伤!
【组词】
擦背、 擦肩、 擦拳磨掌
4.
【踵】
(形声。从足,重声。本义:追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踵,追也。从足,重声。一曰往来貌。 、 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 、 《庄子·德充符》-踵见仲尼。 、 《史记·太史公自叙》。索隐曰:“继也。”-有司靡踵。 、 《后汉书·皇后纪》注-踵,迹也。 、 《六韬·均兵》-骑者,军之司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 、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吴踵楚,而疆场无备,邑能无亡乎?
【组词】
踵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