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48:15
“摩肩接毂”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人们肩并肩,车轮挨着车轮,形容人多拥挤,车辆往来频繁。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繁华热闹的场景,尤其是在交通繁忙或人群密集的地方。
在文学作品中,“摩肩接毂”常用来描绘市集、节日庆典或重大活动的盛况。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任何拥挤的场合,如地铁高峰时段、大型演唱会等。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交通工程,这个成语可能用来讨论交通流量和人口密度的问题。
同义词: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车水马龙 反义词:门可罗雀、冷冷清清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人群或交通状况时各有侧重,但“摩肩接毂”更强调的是人与人、车与车之间的紧密接触和拥挤程度。
“摩肩接毂”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来源于对人群和车辆密集场景的描述。在古代文献中,如《史记》等,已有类似的描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场景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摩肩接毂”常常与热闹、繁荣的景象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活力的赞美。在社会背景方面,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中和交通繁忙的现实问题。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兴奋和好奇,因为它描绘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场景。联想方面,可能会想到节日的喜庆、市场的喧嚣或是城市的繁忙。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春节期间的旅游景点体验过“摩肩接毂”的场景,那种人潮涌动的感觉让人既兴奋又有些疲惫。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过,摩肩接毂间,笑语盈盈处,繁华似锦年。”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人群如潮水般涌动,车辆穿梭其中,灯光闪烁,构成一幅繁忙而有序的都市夜景。听觉上,可能是人群的喧哗声、车辆的喇叭声和远处传来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cked like sardines”或“bumper-to-bumper traffic”,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拥挤和繁忙的概念。
“摩肩接毂”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也反映了人们对社会活力的感受和对繁华生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伊阙摩肩接毂,为楚豫大道。
1. 【摩】 用手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抚摩。
2.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3.
【接】
迅速,敏捷。 同: 捷
【引证】
《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
4.
【毂】
(形声。从车 。本义: 车轮中心的圆木, 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 中有圆孔, 可以插轴)。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