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06: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6:40:27
词汇“十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十纪”字面意思是指十个纪元或十个时期。在古代文献中,纪有时指一段时间,如《尚书·洪范》中提到的“十纪”可能指的是十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年代。
由于“十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它可能用于描述历史的长河或某个文化的十个重要阶段。
同义词可能包括“十世”、“十代”等,这些词汇都指代一段时间或一系列的时期。反义词在这种情况下不太适用,因为“十纪”本身并不具有明显的对立面。
“十纪”的词源可能来自于古代对时间的划分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达方式逐渐被更精确的时间单位所取代。
在古代,对时间的划分往往与历史、朝代更替或文化发展相关联。因此,“十纪”可能在描述这些历史变迁时被使用。
由于“十纪”涉及的是历史和时间的概念,它可能引发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对历史的敬畏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少有机会使用“十纪”这个词汇,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相关的主题时。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十纪”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元素,代表时间的流逝或历史的厚重。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图像来体现“十纪”的概念。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音乐来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十纪”的词汇,但可以通过类似的概念如“decades”(十年)或“eras”(时代)来理解。
“十纪”作为一个描述时间或历史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对时间划分的思考方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