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45:09
“獐麇马鹿”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獐、麇、马、鹿四种动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或者人的行为举止不正经、不规矩。
在文学作品中,“獐麇马鹿”常用来形容场景的混乱或人物的荒唐行为。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人的行为古怪或不按常理出牌。在专业领域,这个成语较少使用,因为它更多地属于日常语言和文学表达。
同义词:乱七八糟、杂乱无章、七零八落 反义词:井井有条、有条不紊、整齐划一
“獐麇马鹿”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显然是基于对四种动物的描述,这些动物在古代**文化中可能被视为杂乱或不正经的象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杂乱无章的状态。
在*文化中,动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象征意义。獐、麇、马、鹿这四种动物可能因其行为性或外观特征而被用来比喻人的行为。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于秩序和规矩的重视,以及对无序状态的批评。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描述的是一种混乱和不规矩的状态。在联想上,可能会让人想到杂乱无章的场景,或者行为古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特别混乱的房间或者一个行为古怪的朋友。例如,当朋友在聚会上做出一些出乎意料的行为时,我可能会说:“你今天真是獐麇马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街头巷尾,獐麇马鹿,
人影交错,笑声如潮。
乱中有序,序中藏乱,
世间万象,皆在此描。
在视觉上,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描绘混乱市场的画作,各种动物和人物交织在一起。在听觉上,可能会让人想到嘈杂的市场声音,各种叫卖声和交谈声混杂在一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ixed bag”或“a wild goose chase”,虽然它们并不完全对应“獐麇马鹿”的含义,但都表达了某种混乱或无序的状态。
“獐麇马鹿”这个成语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混乱,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秩序和规矩的期待。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杭州人言举止仓皇者曰獐麇马鹿,盖四物善骇,见人则跳跃自窜。
1.
【獐】
野兽名 。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衣服。也叫“牙獐”。
【引证】
《全图绣像三国演义》-吾今日围猎,欲射“马”,误中一“獐”。
【组词】
獐猫
2.
【麇】
成群。
【引证】
《左传·昭公五年》。杜预注:“麇,群也。”-求诸侯而麇至。
【组词】
麇聚、 麇至、 麇居
3.
【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引证】
韩愈《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组词】
马伯乐、 马首、 马牌子、 马曹、 马圈、 马祭、 马绊、 马褐、 马祸、 马图
4.
【鹿】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鹿的头角四足之形。本义:鹿科动物的总称。种类很多,通常雄鹿有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鹿,山兽也。 、 《易·屯》-即鹿无虞。 、 《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 、 《仪礼·乡射礼记》-鹿中容八算。
【组词】
鹿中、 鹿伏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