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3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31:09
“同日而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不同的事物放在同一天来讨论或评价。基本含义是指不考虑事物的差异性,将它们等同看待,通常带有贬义,暗示这种做法是不公平或不合理的。
“同日而论”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公平和合理性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不公平比较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强调“公平”和“合理”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同日而论”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和公共讨论中经常被用来批判不公正的行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批判和不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不公正的评价和比较,提醒我在评价事物时要考虑其独特性。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在学术讨论中有人试图将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日而论,这让我意识到需要更加细致和公正地评价每项研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空中的星辰,各有其光,岂能同日而论?”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画中,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被不公平地放在一起比较;在音乐中,不同风格的旋律被强行融合,显得不协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aring apples to oranges”,意指比较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强调其不可比性。
“同日而论”这个成语强调了在评价和比较事物时需要考虑其独特性和差异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公正和细致地看待每一个问题,避免简单化和不公平的比较。
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国传》:“明公踵伯成之高,全不朽之誉,岂与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哉!”
1. 【同】 ——见“胡同”hútòng。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论】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引证】
《说文》-论,议也。 、 《论语序集解》-论理也,次也。 、 《周礼·考工记》。注:“谓谋虑治国之政令也。”-坐而论道。 、 《史记·张仪传》-臣请论其故。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留连论诗。 、 《资治通鉴·汉纪》-与蒙论议。 、 诸葛亮《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十几人论议。
【组词】
论道、 论黄数黑、 论冒